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“图穷匕见”的另一面_麦秸_生活_诗歌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22:05 点击次数:64
■ 夏烈
麦秸的诗语已经成熟,像麦秸这个词一样,小麦成熟脱粒,麦秸是关于植物生长的纪念和怀想。我读诗人麦秸的诗集《来去之间》,看到他经年阅历于绍兴、杭州这样的城市细节,在历史文化和当代生活之间歌咏拿捏,一派江南气息和文人趣味。这个部分既预示着快20年的浙江拼搏使他“开始了另一种生活”,按他的话说是“人生造梦的一个过程”,而另一个方面,这些诗歌却是我们过于熟悉的意象、意境。
所以,麦秸还有他“图穷匕见”的另一面,那些来自渭北、顺阳河、石川河、大岗村的原乡记忆,以及青少年以来漂泊打工的“社会视角”。有时候,他为了警惕中年心态、诸事清福的自己不要忘本,每年就抽出几个月回老家,闭关创作,“踩在从小长大的土地上,他的心就静了,诗歌才能干干净净”。确实,这个部分的诗歌有贴近土地尘沙的气息,粗粝、顽韧、有力且抒情。而诗人麦秸,最终立足的初心也犹如那句诗——“在一滴污水面前,叩问昨天/把江河湖泊一一还原/用一颗赤子的心,激浊扬清”。
(本文作者系文艺评论家、教授,浙江日报文艺评论版特约主编)
代表作品:
我身体里的不系之舟,停泊在八字桥头
从此有了羁绊之处
一条河流就这样拦住了我的脚步
打量我,这前世的影子呀
在此捕鱼摆渡,或者打捞遗落的往事
——节选自《我的不系之舟》
发布于:北京市
